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

姚莹(清代文学家)

姚莹(清代文学家)

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:

姚莹(清代文学家)

姚莹(1785年-1853年),字石甫(一作硕甫),号明叔、东溟,晚号展和(一作展如),因以十幸名斋,又自号幸翁。安徽桐城人。姚范曾孙,姚鼐从孙。中国近代古文家、 文学家、地理学家。

姚莹于嘉庆十三年(1808年)进士,历任福建平和、龙溪、台湾,江苏武进、元和等县知县,江苏高邮州知州。道光十七年(1837年),擢台湾兵备道,加按察使衔。时值第一次鸦片战争,与镇将达洪阿协力抗英,后被诬“冒功”,道光二十三年(1843年),革职逮问,下刑部狱。旋出,以同知、知州分发四川,曾赴西藏处理活佛争端。咸丰元年(1851年),委湖北武昌盐法道,升广西按察使,曾参劾赛尚阿。太平军起事,参与镇压,屡上书条举利害,不获用。调署湖南按察使,未几,以积劳卒于官。

姚莹工诗文,善持论, 其诗大都是写自身感受,或吟咏性情和山水风物,或抒发宦途摧挫之感,忧时悯民之怀。诗风以盛唐为宗,兼有汉魏古诗的影响。著有《东溟文集》《后集》《外集》《后湘诗集》等。 在其调任台湾知县时,政绩卓著,受到当地官员百姓的衷心爱戴,“所至士民好之”,特别是率领台湾军民浴血抗击英国侵略军,为保卫台湾捍卫民族尊严立下不朽功勋。他诗书满腹,熟知军事,是个名副其实的儒将。《冷庐杂识》评价他“负经济之学,尤长于论兵”。

想要了解更多“姚莹(清代文学家)”的信息,请点击:姚莹(清代文学家)百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