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

冯从吾

冯从吾

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:

冯从吾

冯从吾(1557年-1627年),字仲好,号少墟, 学者称“少墟先生”。 陕西西安府长安县(今陕西省西安市)人。明朝学者 、理学家、教育家。

冯从吾幼承庭训,师从督学关中的许孚远,习关洛宗旨,颇受器重。万历十七年(1589年),冯从吾中进士。观政礼部,改任御史,官至工部尚书。为政严峻,敢于直面当朝时弊,不阿“魏党”。因直谏明神宗惹怒皇帝,遭群小恶之,于万历二十年(1592年),削籍归里。家居26年,杜门谢客,潜心著述。晚年同江南大学者邹元标于京师共建首善书院,继续倡明理学,发明人性本善、圣人可为之旨。天启七年(1627年),冯从吾去世。

冯从吾是明代关学把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融合的集大成者,并是东林党在西北的领袖。 冯从吾早年笃信程朱理学,后转向王守仁心学,力图和会朱王之学,互救其失。以“良知”为核心,将心、性、理统为一体,阐发王阳明“至善是心之本”的思想。认为善即理也,即道也,即中心。其主张“性善”论,将善心、善性和良知合而为一,始终坚持以“性善”为头脑,以“尽性”为工夫,既纠正朱学的“支离”,又反对王学“丢过理学说心说知”,力避王学融合儒佛的“四无”之弊端。其著作《冯少墟集》包括:《关学编》《疑思录》《辨学录》《善利图说》等。

(概述内图片来源:明人绘《明工部尚书太子太保谥恭定冯少墟先生小像》)

想要了解更多“冯从吾”的信息,请点击:冯从吾百科